【www.wjsss.com--姓名学知识】

姓原先是作为一个族的族号,所有同族的人共享一个姓而且世代流传,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,可是有多少人是知道自己姓氏的由来?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袁姓起源相关的知识,希望大家看完后更加了解袁姓。

袁姓起源


袁姓,是中华民族的姓氏之一,主要源自姬姓,其人口在全国姓氏中排名第33位,人口约有700万,占全国总人口的0.54%。袁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祥地河南发展繁衍,其发展中心为陈郡,尤其是汝南。

1.出自轩辕黄帝

轩辕以土德得天下。轩辕氏,又称玄袁氏,为少典氏之子,因其族善制作大车辕,驾车周流天下,故而称轩辕氏。其居住地又因黄帝轩辕氏而命名轩辕之丘,轩辕氏起兵革炎帝,以车帐相结为营,因是轩辕氏发明,世称行辕。轩辕氏初都有熊之墟(郑州或开封),所居之地,有以辕为名之邑,后称为袁邑。上古时爰字和袁、辕、榬、溒、援等字音同意同,轩辕氏革炎成功,代炎帝而当天子,号黄帝。其后裔以邑为氏,世代相传姓袁。后衍迁河北,这就是河北袁氏。

袁姓起源,袁姓的来源

2.源于蒙古族

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土默特部乞袁氏族,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。早在南北朝时期的漠北民族十五部大联盟中,就有蒙古族土默特部,即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先民。到了唐朝时期,称之为“都播(都波)”,在史籍《蒙古秘史》中,记录其后裔在宋、元时期的称“秃马敦(秃巴思)”,而在史籍《元史》则中记作“吐麻”。在都播(都波、秃马敦、秃巴思、吐麻、秃马)族人的蒙古化衍迁过程中,第十一姓即为乞袁氏,即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始祖乞颜部姓氏,亦称乞引氏、乞元氏。其后裔自谓源于蒙古族王公显贵乞袁氏家族,多冠有汉姓为袁氏者。另外,在蒙古族古老的乞颜部中还有一个分支,即呼热特氏族,在明朝时期即多冠汉姓为袁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
3.袁氏姓源主要出自妫姓

即为舜帝后裔。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

顼的后代,因生在姚墟(今山东菏泽东北)而得姚姓。他又曾住在妫汭河(今山东永济南),所以后代又有妫姓。以妫为姓的后裔中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陈侯(建都于宛丘——今河南淮阳)的陈胡满,陈胡公妫满的11世孙有个叫诸的,字伯爰,其孙涛涂,以祖父的字命氏,称爰氏,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。由于当时爰字和袁、辕、榬、溒、援等字音同,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6个字为姓。正如《袁枢年谱》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。[1]??据《通志·氏族略·袁氏》所载,袁亦作辕、爰。陈胡公之裔。[2]??十八世孙庄伯生诸,字伯爰。伯爰之孙涛涂,以王父字为氏,称爰涛涂。亦作袁涛涂。世代为陈上卿。其后有袁氏。史称袁氏正宗,衍生出汝南袁氏与陈郡袁氏。陈郡袁氏从周朝就已世居我国北方,从魏晋南北朝汝南袁氏已经南迁,出自陈郡、汝南两望族后裔早已散居江南许多地方,隋唐以前,袁姓的许多显赫名人已出现在江南地区。明、清之际,袁姓已遍及全国。

4.源于鲜卑族

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皇族拓拔氏族,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。鲜卑拓跋氏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太和十八年(公元494年)迁都洛阳后,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,其中即有胡姓汉化的内容。他将皇族姓氏“拓跋”改为汉姓元氏,成为朝中第一姓,自己就称为元宏。到了隋朝时期,一些拓拔氏后裔已经分不清元、袁二姓的区别,故而有称袁氏者,世代相传至今。

5.源于其他少数民族

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在今满族、瑶族、彝族、白族、朝鲜族、藏族等少数民族中,均有袁氏族人分布。例如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丁当乡及云南省富宁县的瑶族袁氏,在当地皆属大族。其来源,大多是在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,流改为汉姓袁氏,相传至今。

迁徙分布

在北方,河南、河北是袁姓聚居地;南方,袁姓人口在四川、江苏、江西、福建、浙江等地所占比例很高。总体而言,南方袁姓人口超过北方。在台湾省的百家姓中,袁姓居第94位,他们大多是清朝时期和1949年左右从中国大陆迁居来此,主要聚居在台北、新竹、南投、嘉义、台南等地。在国外,袁姓侨居地集中在东南亚各国及欧美一些国家;袁世凯的后代侨居美国、英国、德国、法国日本、加拿大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。

郡望堂号

郡望

1.陈 郡:秦置陈郡,治所在陈县(今河南省淮阳)。

2.汝南郡:汉时置郡,治所在上蔡(今属河南省上蔡西北)。

3.彭城郡:指今江苏徐州。传尧封彭祖于此,为大彭氏国。秦置彭城县。西汉后期一度以楚国为彭城郡,治所在彭城(今江苏省徐州)。东汉建彭城国。以后或为彭城郡,或为徐州,均治彭城。彭城县于元初撤销,并入州治。此之袁氏出自陈郡,为袁生之后。

4.东光县:西汉高祖四年(公元前203年)以秦时胡苏等地置东光县,治所在今河北东光。

5.京兆郡:汉以京兆尹、左冯翊、右扶风为三辅。魏改建京尹郡,“尹”为太守。唐以雍州为6.京兆府,置京兆尹。国民党政府成立时废。

6.华阴县:本春秋时晋地。治所在今陕西省华阴县。

7.太原郡:秦汉太原郡,治所在晋阳,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。

8.濮阳郡:濮阳古为帝丘;春秋卫数迁至此。

9.陈留郡:秦时置郡,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东南陈留城。

10.襄阳郡:东汉时置郡,治所在襄阳(在今湖北省襄樊)。

11.宜春县:隋置袁州,治宜春(今属江西,汉即名宜春,晋为宜阳,隋恢复原名)。治所在今宜春市袁州区。

堂号

1.卧雪堂:东汉袁安没作官的时候,客居洛阳,很有贤名。

2.守正堂:袁安为人严谨,后来作了楚郡太守。

3.弗过堂: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堂号。

此外,袁姓堂号还有:“陈郡堂”、“汝南堂”、“彭城堂”、“陈留堂”、“怀楚堂”、“维则堂”、“介禳堂”、“介江堂”、“介祉堂”等。

袁姓名人

1.袁术,字公路,汝南汝阳(今河南商水西北)人。后汉末年的军事家,军阀。

2.袁安:字邵公,汝南汝阳(今河南省商水西南)人,东汉名臣。少承家学,举孝廉。

3.袁绍:字本初,汝南汝阳(今河南高水西北)人,出身于“四世三公”的官僚世家。中平元年(184年)任中军校尉。

4.袁宏:东晋文学家、史学家,其文采出众。字彦伯,小字虎。

5.袁郊:字之仪,袁滋之子,陈郡汝南朗山人,唐朝文学家。

6.袁枚:字子才,号简斋,别号随园老人,钱塘(今浙江省杭州)人,清朝文学家。

7.袁山松:西晋吴郡太守,博学能文,曾著《后汉书》百篇。

8.袁宏道:(1568~1610) 明代文学家。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。湖广公安人。

9.袁于令:吴县(今属江苏省)人,明末清初著名戏曲作家,作有传奇八种,杂剧一种,另有小说《隋史遗文》。

10.袁雪芬:中国越剧泰斗,工正旦,绍兴人。她1933年开始学艺,先后在杭州、上海等地演出。

11.袁枢:字伯应,号环中,又号石寓,袁可立子。官至河南布政司右参政、大梁兵巡道。

12.袁世凯,字慰亭(又作慰庭),号容庵,汉族,河南项城人,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。

13.袁隆平 ,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,中国工程院院士,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。

姓氏的历史源远流长,关于姓氏有各种各样的说法。希望大家都能对自己的姓氏有所了解,愿小编整理的袁姓起源能帮助您更加了解自己的姓氏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wjsss.com/baobaoquming/161499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