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www.wjsss.com--综合测试】

  品牌就是一个名字,名词或者设计,或是上述的综合,其目的是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竞争者,注入独一无二的特质产品可以模仿,品牌是独一无二的。与商 品  的区别是,品牌存在于消费者内心,是用价值来衡量的;商品则存在于卖场,是用价格来衡量的。家电业的品牌就是家电企业在把黑白家电产品展示给消费者的同时,展示的一种文化和价值。
  家电业的品牌化建设,是中国市场最成熟也是最不成熟的一个。它的诞生、发展以及死亡,都和市场机制有很大的关联。在很大程度上,许多企业人都把品牌仅仅诠释为“有味道的
  商标”,虽然这有味道似乎蕴涵着文化和价值的意义,但如果抛开市场、研发以及管理等诸多因素的支撑,品牌就只能是一个彩色的泡沫了。
  面对中国家电业的品牌化之战,有两个不得不说的现状,一个是中国本土品牌的不规则发展,一个是本土品牌的混血属性。或许这两个方面都是中国家电品牌不得已而为之的捷径,因为他们不符合科特勒大师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的品牌定义,但在中国铅华沉浮的多割据市场中,或许是最为正确的探索之路。
从最初的海尔、
  熊猫、春兰以及西湖等老家电品牌独霸市场,到现在群雄并起渐成战国之势的多极市场,中国的家电业在大浪淘沙后,仅剩的硕果确实不多,要么是折戟沉沙,要么是步履维艰,真正能够成为行业“龙头大哥”的,怕也只是凤毛麟角。尽管很多企业家或者媒体都不承认这一点,但这肯定与中国家电业品牌的不规则发展有或多或少的牵连。按照品牌化发展的规则,品牌在从商标注册(属性),到品牌与产品实质链接,到创造市场知名度(利益),再到感性认知美誉度(价值、文化),最后是诉求个性化差异以便于识别并追求最大用户忠诚度(用户)。但是国内的诸多家电企业,包括其他行业,正是沿着了国内市场经济发展不规范这样的现状,在寻求产业发展时追求利益最大化,而往往忽略了文化价值的同比增长,所以构筑的只是一个虚无的商标概念,风沙一起,就飘散无踪迹了。这一点在迅速成长的VCD行业表现最为明显。VCD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成熟后,国内的众多家电企业就是看中了这一朝阳产业,加上当时正是国内产业品牌化竞争的时代,于是众多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。有实力的纷纷以最直接的广告投放来争取“眼球”,希望通过获得印象分进而获得最直接的最大利益。在市场经济产业品牌导入阶段,这样的印象分还是很关键的,每年的
  中央电视台“标王”竞选都成了企业未来良好发展的符号。爱多就是最好的例子。其次,我们还必须清晰地认识到,中国本土品牌发展存在着诸如“品牌就是商标”,“名牌就是品牌”,“品牌缺乏定位”,“品牌等于高档”以及“品牌形象随时更改”等的误区,都无意中伤甚至扼杀了品牌化的健康发展。有些企业家甚至很短视地认为,只要几年就能把企业打造成为国际品牌。
  目前,国内的诸多家电企业。比如以价格战迅速崛起的长虹、奥克斯等,都是在以价格战为武器来渗透品牌理念的,其实渗透的仅仅是一个商标符号,而很难把握品牌文化和品牌价值的构建,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事件行销来赚取眼球的。现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,已经远远不是“电视广告=名牌”的媒体轰炸时代。品牌诉求还有质量、性能、价值、文化和服务等等。以做小家电出名的方太,就是多年如一日做产业品牌的典范。学院派出身的茅忠群把品牌化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,通过过硬的质量、不断的创新和研发、富有的人文文化以及优良的服务,使得方太成为国内家电业发展的典范之作。
  在以地域划分的家电战国中,青岛兵团的主帅当为海尔、海信、澳克玛等等,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以品牌经营取胜。“品牌是船文化是帆”,海尔以文化借势传播品牌,不仅在国内成了“龙头大哥”的角儿,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是非同寻常的。海尔CEO张瑞敏已伴随着他的海尔品牌、海尔文化一同走进了国际知名品牌经营经典宝库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wjsss.com/xinliceshi/48951/